隱私是個大話題,對隱私做下歸類就會有多種類別。不過下面將談及隱私範圍大體上屬於個人信息隱私。這是由於當下環境,人們離不開互聯網,它早已深深「嵌入」到全人類的生活裡頭。一份調查統計指出全球網名數量在世界人口的 57%,與 2014 年的人數相比增長了 76.58%,而在 中國,去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報告指出網民規模已達到 8.02 億,距 2014 年增速達 23.57%。那麼以上列舉的數字與個人隱私隱私有何關聯?

每當社會快速變化(無論是發展還是退步)必然帶來種種問題,這些問題有不同維度,如法律層面,經濟層面,社會道德層面,個人層面等。這一點相信都會被都會認同。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仍然處於一個快速變化趨勢,在發展的背後有不少的問題,有的已經看到,有的還沒有浮現。關於個人隱私問題屬於前者但始終沒有被大衆所重視。網絡上和我身邊的親友普遍有一種聲音——「我有不是有錢人或明星,隱私什麼的跟我沒太大關係」。 這句話的背後暗含一個假設,即「隱私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然而依照牛津法律辭典(Oxford Dictionary Of Law)的定義,隱私是「不受 TA 人打擾並且保護某些事項遠離公衆的視野的權利。」隱私是一項個人權利,它並非某些人所特有,明白這點是重視個人隱私的一個起點。

既然隱私權是一項個人權利,那麼它確立之前必定有一個過程。縱貫歷史看,「隱私權」概念誕生至今才一百多年。Greg Ferenstein 在他文章 「The Birth And Death Of Privacy: 3,000 Years of History Told Through 46 Images」中給予一個觀察得出「科技塑造了人類對隱私的看法」的結論。在採集狩獵時代,人們都是赤裸身體,過着集體生活;到了希臘時代再到稍後羅馬共和國和帝國,人們開始會在建築內部建立牆和窗口,但仍談不上有隱私觀念;直到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開始,私人空間受到重視;到古騰堡印刷術的發明,公共閱讀開始轉向個人閱讀,個人主義逐漸興起;加之工業革命的興起,城市化進程加速了人與人之前「機械團結」(Mechanical Solidarity)的瓦解。再經過多年的發展,到 1890 年,由 Louis BrandeisSamuel D. Warren 共同撰寫論文「The Right to Privacy」 發表在《哈佛法學評論》被認爲是開啓了公衆對隱私權的討論。在經過近百年的努力,個人隱私保護逐漸成爲一種社會規範。

只不過,人們的隱私在生活中並非完全受到保護。宏觀地看,極權國家機器、老大哥等監視人們方方面面,即使在民主管家,個人隱私公共安全始終存在張力(如,斯諾登事件);到了微觀層面,互聯網剛誕生開始,人們在網絡發送信息是明文傳送,中間很大機會被截取竊聽等等。所幸地是,一系列網絡傳輸安全協議的規範制定,猶如 Phil Zimmermann 發明了 PGP 加密算法,到後來 VPN 和網絡代理的普及,再之後就是 DNS over HTTPS(DOH 會產生新的隱私安全隱患)等普及,在軟件層面上加強了人們在網絡世界的隱私安全。

在過去的二十年,「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妳是一隻狗。」可是在近十年,隨着移動互聯網這波浪潮的涌現,一切都改變了。

移動互聯網興起催生新一輪隱私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個人觀察到是存在嚴重的觀念上的滯後。這也許跟在前互聯網時代,人們還沒有形成個人隱私在網絡世界的安全意識。另外,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之快,大大降低了人們使用互聯網的門檻;變化之快,太多新鮮事物抓用戶的眼球而缺失深層考慮隱私安全問題。最重要的一點,移動互聯網提供給人們過去無法比擬的便捷生活,加上商業資本以及政府的宣傳助力下,人們難以掙脫互聯網生活。馬克思·韋伯在工業革命說出「人們生活在理性的牢籠裡」,而如今人們生活中算法支配的世界中。算法爲我們提供便捷,但不妨用經濟學的角度去思考,「便捷」對應着經濟學中的「效率」,與「效率」相比較的是「成本」。人們在使用那些給自身帶來效率的產品背後的成本有哪些,機會成本的價值有多大?筆者個人判斷用絕大多數戶從互聯網公司提供的服務獲得便利的機會成本(個人判斷)是個人隱私數據。同時在利潤驅動下,用戶數據隱私會成爲成爲商業資本爭相獲取的資源。這個商業模式簡略且推到極端,但能一定程度反映事實。除非商業模式改變,不然用戶隱私或者用戶數據安全不會放在首位考慮。

大環境如此,個人又可以怎麼辦?其實上文列舉的數據瞭解到,網民的人數很龐大的,要每個人作出改變去影響甚至改變大環境,況且「錯位」是存有空隙的。近幾年,如歐盟出臺了 GDPR,Facebook 在 2016 總統大選醜聞等都是重新喚起人們對於個人隱私安全的重視。然而宏觀層面雖說能夠「建構」社會規範,不過主體仍是人們的能動性,人們需要有反思性去對週遭的生活重新審視。在遇到以「便利」爲噱頭的產品,不妨思考值不值得付出成本。此外,即使公司宣稱「注重用戶隱私保護」,自身也不要完全信任,記住那也是宣傳的噱頭。個人隱私保護首先考慮的不會是第三方,而是自己。

自己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首先不可迴避的現實是,我們如今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回到過去,嚐便利的生活帶來的甜頭,就很難回到過去。沒問題,可以繼續依照如今的規則生活下去,但也要做出改變。

  • 最直接地是對使用的產品、軟件進行分級,這是一個優先級排序的問題,同時也是基於「效率」與「成本」的權衡。相信我,一旦妳排出了優先級,妳的行爲方式將會發生變化,這是保護隱私的第一步。
  • 對瞭解信息安全的資訊,我也明白當今絕大多數人們都在自己的 echo chamber 生活着且沒有意識到如此,不過如今(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告訴要做出行動了。

以上兩點是要改變認知從而去改變自己的行爲。

若要說到具體細節,如工具使用,那將取決於妳從上面兩點獲取了多少信息。此外,網絡上已經有不少科普網絡隱私安全出的科普文章了:

  1. 《如何保护隐私》
  2. 《當惡意者掌握技術:信息戰的未來究竟有多可怕?》
  3. 《生於社交網絡時代的他們拿隱私怎麼辦?》
  4. The Problem with Mobile Phones
  5. Privacy Tools
  6. Surveillance Self-Def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