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之境界》小說的《俯瞰風景》讀到這樣的一節描寫:

一個八月將盡的夜晚,我一如往常地出門散步。

戶外的空氣就夏末來說有些清寒,末班電車早已開走,街上鴉雀無聲。

就像一座寂靜、寒冷、荒廢殆盡的陌生死城。沒有行人也沒有暖意的光景宛若照片般散發出人工氣息,令人聯想到不治之症。

------疾病,疾患,病態。

只有一個分神,所有的一切,包含沒有燈光的住家和有燈光的超市,彷彿都會在一陣猛咳之後崩塌。

在這片景色中,月色蒼白地刻畫出黑夜。

在一切全遭到麻醉的世界裡,彷彿唯有月亮是活生生的,刺得我的眼睛好痛。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病態。

走出家門時,我在淺藍色的和服上披了件紅色的皮夾克。和服的衣袖塞在外套裡,烘暖身體。

就算如此,我還是不覺得熱------不。

對我來說,原本也就沒有寒冷可言。 初次讀到這節描寫,第一反應是不是主流文學對於場景或氣氛烘托的描寫手法,不過,《空之境界》也從來沒有去到主流文學,始終已輕小說類型出現在書店的貨架上,那麼「非主流」描寫的定性似乎是合理的。

當我放慢閱讀速度,咬文嚼字去體會文字帶來的感受。這種帶有迷幻、陰沉甚至表明上沒有「邏輯」的描述,沒有任何不適感------這種不適感是指與現實的落差------而且會有幾分陌生的親切和想象美,也許自己最開始有閱讀習慣就是讀一些很「非主流但很流行」的青春文學,當年我讀那些作品也充斥着大量的脫離現實描寫。

但疑惑也同時來了。《空之境界》的電影是伴隨我長達十年之久的作品,裡頭的人物、場景、細節、意象等我都十分清楚。此次看小說,自己是潛意識是帶着很多預設的。因此,它們是否導致我上面所說的「親切」的主要原因?如果沒有了這些潛在預設,就比如,我之前完全沒聽過《空之境界》就拿起書本翻,讀到同樣的描寫,會說:「這都寫些什麼亂七八糟!」反之亦然。